北大河刘半农美文摘抄

本站原创 0 2025-04-03

在北京大学的三十一周年纪念刊上,我被邀请撰写一篇文章,但我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说好这条河。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思考,既不能简单地赞美,也不敢随意提及过去。

首先,我想起了一位老朋友对我的建议,他说:“画山水,最重要的是要有水。”他的话深刻地影响了我,对于水的热爱从此种下。六年前,当我初到北京时,那条小河旁边的教员休息室成了我的暂住之所。我最初并没有特别留意这条河,因为在南方,这样的河并不稀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那时北海尚未开放,只能远眺;围绕皇城的那条河虽也是河,但因人多看去也不显眼。归根结底,在北京城里找到带有民间色彩和江南风趣的小水体,只剩下三院前的那条河。

自此,我对于这条河的情感日益加深,不仅是对它,还包括岸上的每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特别的趣味。在那段时间里,与胡适之一起创作白话诗,我们在这一片土地上互相激励。我曾经颇为自豪地认为自己能够在这里捕捉到一种独特的情调,那是一种与世隔绝、宁静而又明净的情景。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作品也许过于轻率,不够成熟。

然而,这里的变化太快了!十多年的工夫,我亲眼看着这条北大附近唯一的一道水系变得越来越狭窄,高耸得像墙壁一样,看似即将消失。而春夏秋三季,它都不再如往昔那样清澈透明,如今更像是臭气熏天的地方,即使夏天偶尔有点儿水,也不过是给蚊子提供温床罢了!

但即便如此,这座城市仍旧需要我们守护它。一旦这些年月过去,一切都化为平庸,那些曾经练习掷手榴弹的人们可能会搬到我们的校园前来继续他们的训练。当西边的一块地方变成漕运终点时,现在却只剩下一些微弱的声音。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保护我们的环境,是我们共同责任之一。

因此,我们应赋予这条流淌在北大的“矩”外直边界上的水体一个新名字——“北大河”。无论其历史名号如何,这里的学生应该视其同样珍贵,就像校内外的地产一样。尽管市政府或许不会介入修理街道,更何况是修理这样的小溪,但学校可以出资解决这一问题,并雇佣工作人员定期巡视,同时设法阻止私人倒放污物。此外,每年毕业生可以植树于沿岸,以纪念他们离开,树下的石碑记录下全班同学姓名,让岁月积累后形成壮丽景观。

《北大河》的故事就这样编织出来,它是一个关于记忆、保护和未来的大型叙事。在那里,你可以听见古老的声音,用心去感受那些已经逝去的事物,以及那些还未展开的事物。而当你站在那里,将目光投向那个方向,你会发现,无论多少个春秋,都有一份永恒不变的心情与希望萌芽,就像那支始终流动的小溪,静静地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上一篇:历史人物的秘密生活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激励 - 点亮梦想的火焰关于激励的视频短片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