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王中军励志演讲无梦想不兄弟

本站原创 0 2025-04-24

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王中军激励演讲:无梦想,不是兄弟。大家好,我其实跟你们一样,也曾经是一个节目观众。我全程看过一个人的采访,那期《开讲啦》是易中天老师的,其实我非常喜欢他的那一期节目。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看过,因为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逻辑,节奏也非常好。

华谊兄弟一眨眼创业二十年了,也就是说我自己创业二十年了。我是1994年从美国回到国内,算开始结束了打工的生涯。当然媒体已经说过很多回,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来,只打过一种工,就是开车送外卖。开车送外卖为我带来了在美国所有的生活费用和学费,很开心,虽然体力劳动超大。

我那个时候,我计算应该是平均每天十六个小时,而且我去美国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像你们现在一样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学生,我去的时候是29岁。在美国留学所有的美好都是跟中国留学生在一起交流的,而不是与老美产生特别美好的感觉,一方面语言问题,一方面文化问题,还有一心理上的寄人篱下的问题。在电梯里看到穿着西装的人打工,他们就像是英雄或者是我梦想中的样子。我跟今天北京电梯里的送外卖小孩是一模一样,你们发现背一个包送外卖的小伙子,他都不好意思正脸看你,就因为他很紧张。

我回到国内创业,就像今天所有的创业者一样,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或者说到底要干什么?其实我在美国打工最后一年就是不正经地打工作脑子已经不再那儿了,只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送外卖的人,是未来的一个小老板。一年的时间都在想回来干什么?我的两个方向有一个是在餐厅做客服相关的事情,在安娜堡城市漂亮的地方做了一本介绍叫《安娜堡指南》,所以模仿制作了一本《北京指南》,回国后第一个招员都是训练怎么样去卖广告怎么样去做直递广告投到哪里?

第二个生意是我自己的专业——艺术,所以完全按自己的想象,为未来客户设计标准化等等。这两个生意做得都算顺利,这个过程往往是在采访时或者喝酒时跟朋友分享成功经历,但其实很快就在记忆中这段记忆过去。“华谊兄弟”这个公司名字和华纳确实有点像,借这个机会再次分享“华谊兄弟”的由来。

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从没想过我们会做电影,全凭口头而言,“华谊”两个字,是从承包一家广告公司叫华谊广告买出重新注册更名时候员工给我电话说加两个字,这公司才可能更顺。就随嘴而说加上“兄弟”二字,因为是我和弟弟共同股东,所以叫“华谊兄弟”。到了1998年开始转型电影时突然一亮相响亮很多人以为是个香港公司,所以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进入电影行业也是巧合,不太细致地说巧合,我认识冯小刚。那以后拍冯小刚十多部电影,每个剧本参与读剧本、定演员等等。大演员说的实在话,我们定的都是可能成为明星的人,比如黄晓明。

上一篇:不屈不挠笑对生活老兵王华的抗战回忆录
下一篇:书香四溢中外名人的阅读历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