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友平阳物品间的友情交响曲
0 2025-03-03
大家好,我其实跟你们一样,也是当过这个节目的观众。我全程看过一个人的采访,那期《开讲啦》是易中天老师的,其实我非常喜欢他的那一期节目。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看过,因为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逻辑,节奏也非常好。我自己其实不是一个能够站在台上讲好几十分钟的一个人,所以我就是随着自己的想法来跟大家讲我自己的一些故事,和华谊兄弟的一些故事。
华谊兄弟一眨眼创业二十年了,也就是说我自己创业二十年了。我是1994年从美国回到国内,算开始结束了打工的生涯。当然媒体已经说过很多回,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来,只打过一种工,就是开车送外卖。开车送外卖为我带来了在美国所有的生活费用和学费,很开心,虽然体力劳动超大。
我的那个时候,我计算应该是平均每天十六个小时,而且我去美国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像你们现在一样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学生,我去的时候是29岁。在美国留学所有的美好都是跟中国留学生在一块儿交流的,跟老美确实没有产生过特别美好的感觉,一方面语言的问题,一方面文化的问题,还有一方面心理上,其实还有点寄人篱下的问题。
在电梯里看到穿着西装的人打工时,我就永远觉得他们像英雄一样,或是我梦想中的样子。我跟今天北京电梯里的送外卖小孩是一模一样,你们发现背一个包送外卖的小孩,你们可能会觉得他是一个白领,但他都不好意思正脸看你,就是他非常紧张。这过程让我有很大的锻炼吧,就是精神上的要强或者体力上的吃苦。
回国后创业,就像是今天所有的创业者一样,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或者是我到底要干什么?其实我在美国打工最后一年就是不正经地打工,但是脑子已经不再那了,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送外卖的人,是未来的一个小老板。一年的时间里都在想回来干什么?我的两个方向,有一个与餐厅工作关系密切,那个城市叫安娜堡,那个城市很漂亮,有一本介绍叫《安娜堡指南》,所以就模仿制作了一本《北京指南》。回国后第一个招员全部做培训就是怎么样去卖广告怎么样去做一本直递广告投到哪里?
另一个生意是我专业——艺术,所以完全按自己的想象,为未来国内的一些客户做什么样的标准化等等。这两个生意做得都算顺利,这是在我们的创业开始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都是采访时或喝大酒时与朋友分享成功经历,但实际上很快就在自己的记忆中,这段记忆已经过去。
“华谊兄弟”这个公司名字和华纳确实有点像,现在借这个机会再次分享“华谊兄弟”的由来。当起名的时候,从没想到能做电影,全凭口袋里的钱买下了一家广告公司叫华谊广告,把这家公司重新注册更名的时候,在电话里员工给我说:“老板,现在变更股东要加两个字,这个公司才行。” 我就随便地说,加两字吧,就因为我们作为股东嘛,所以叫华谊兄弟。到了1998年转型电影行业突然响亮出场,不少人以为是个香港公司,所以名字便这样命名起来。
进入电影行业也是巧合,不太细致谈它,我们认识冯小刚是在那时候认识到现在拍摄十多部电影,每部剧本参与读、定演员等等。大演员定还是定的那些未来可能成为明星的人,如黄晓明。不过王中军先生对电影仍旧称为门外汉,他却以白手起家之姿创建了国内首家上市影视制作企业,并且成为第一位将影视企业成功挂牌于A股市场的大人物。他曾获得2009中华文化人物、2009年度华人经济领袖、2010年度时尚企业家、2010《综艺》年度人物及2013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奖项。此外,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将画作义捐所得悉数捐赠给公益基金。此前,他以2990万美元购入毕加索作品并展览个人画展,更使其成为了独立艺术家的身份之一。他还曾举办三次个人画展,并将部分收入用于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