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间失格的角度出发你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变迁
0 2025-05-06
大家好,我其实跟你们一样,也是当过这个节目的观众。我全程看过一个人的采访,那期《开讲啦》是易中天老师的,其实我非常喜欢他的那一期节目。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看过,因为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逻辑,节奏也非常好。
我自己其实不是一个能够站在这能讲好几十分钟的一个人,所以我就是随着自己的想法来跟大家讲我自己的一些故事,和华谊兄弟的一些故事。华谊兄弟一眨眼创业二十年了,也就是说我自己创业二十年了。我是1994年从美国回到国内,算开始结束了打工的生涯。
当然媒体已经说过很多回,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来,只打过一种工,就是开车送外卖。开车送外卖为我带来了在美国所有的生活费用和学费,很开心,虽然体力劳动超大。我那个时候,我计算应该是平均每天十六个小时,而且我去美国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像你们现在一样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学生,我去的时候是29岁。
在美国留学所有的美好都是跟中国留学生在一块儿交流的,跟老美确实没有产生过特别美好的感觉,一方面语言的问题,一方面文化的问题,还有一个心理上,其实还有点寄人篱下的问题。在电梯里看到穿着西装的打工的人,我就永远觉着他们像英雄一样,或是在我的梦想里面。
回到国内创业,就像今天所有的创业者一样,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或者我到底要干什么?其实我在美国打工的最后一年就是不正经地打工,脑子已经不再那了,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送外卖的人,是未来的一个小老板。一年来都在想我回国内干什么?
我的两个方向,一是一个模仿制作了一本《北京指南》,回国以后第一个创业招的是员工,都做了培训,就是怎么样去卖广告,这个生意就这样开始。第二个生意是我自己的专业——美术,所以完全按自己的想象,为未来国内的一些客户做什么样的标准化等等。这两个生意做得都算顺利,这是我创业开始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都是在采访的时候或者喝大酒时跟朋友分享成功经历,但其实很快就在记忆中,这段记忆已经过去。
“华谊兄弟”这个公司名字和华纳确实有点像,但是今天借这个机会再次分享“华谊兄弟”的由来。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我们要做电影,我们完全是顺嘴而起,“华谊”两个字,是我们从 美国回来的时候承包了一家广告公司叫华谊广告,把这家公司买出来重新注册更名时,他们给我建议加两字,说加“兄弟”吧,因为我们是我弟弟共同投资所以叫华谊兄弟。后来到了1998年,我们突然一亮相很响亮,在电影行业进入也是巧合,不去细说太详细巧合之事,而冯小刚认识之后,我们拍摄冯小刚导演电影到现在已拍摄超过十部,每一次剧本参与阅读、选角工作都亲自操刀,与黄晓明这样的新锐演员合作出色完成各部影片作品。
王中军简介:王中军1960年代出生于北京,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于1994与弟弟一起创建了 华谊 brothers。他带领该公司成为首家以投资方式进入电影行业并成功登陆中国股市,并且成为了第一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上市。此外,他还是一位艺术爱好者,以独立艺术家的身份举办画展,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务。他2015年的毕加索收藏以及个人画作义捐活动均受到了公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