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名句大全-马云的逆袭从小-town到阿里巴巴
0 2025-03-03
1872年3月12日,他在李鸿章为他准备了5年的两江总督府里平静离世。140年后,曾国藩被不同的群体关注。他并没有显赫的家世或天赋,但他的位极人臣之路常常被当作成就教科书。在历史上许多伟人中,无论是内圣外王的中兴名臣还是老奸巨猾、扼杀清室的刽子手,他身上被叠加了无数重相互矛盾的标签,从一个才学平庸的“愤青”到位高权重、匡扶清室的一哥,这种转变令人赞叹他内心强大,可以称之为“励志帝”。
曾国藩初入仕途时,“学做圣人”,开始针砭时弊。他在日记、书信和诗文中流露出当官没意思,希望弟弟们赶紧成才养活全家,而自己辞官奉养双亲的心思。当咸丰去世,慈禧即位下诏“求言”,曾国藩激动地上了奏折,不仅骂京官退缩琐屑,还骂外官敷衍颟顸,并建议皇帝“日讲”。咸丰对此很感兴趣,让他详细解释,但由于画图不擅长,最终遭到了朝中的笑柄。
尽管得罪了不少京中的权贵,被视为人人喊打的人物,但咸丰二年,他得到了江西乡试主考官的外差逃离北京。而接下来几年的生活也充满挑战,以一副道学家的面孔,他总以为自己忠心报国,却看不惯官方虚伪圆滑和尔虞我诈。在北京到湖南再到江西,每一步都处处得罪人,最终与皇帝闹得有些不愉快。直到守孝两年后,当愤青成为通透的人时,他重新出现在长沙,那个时候他的朋友们发现他几乎让人认不出来。
1864年7月21日,当收到九弟攻克天京捷报后,对这个消息除了喜悦以外,还有莫名恐惧。这场13年的战争终于可以告一段落。6天之后,慈禧嘉奖他,加太子太保赏双眼花翎,使曾国藩达到生命巅峰。
1972年3月12日,在处理最后公务——派遣学生留学之前逝世,在生命最后八年纠结于放弃与坚持之间。一生经历了成功和失败退却,也经历过宦海涅槃备受重用最终难以避免悲催命运。“一哥”不是那么好当,更是在乱世环境下真诚也好奸佞也罢,都难逃悲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