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格卡尔菲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中能否成为迎着阳光行驶的那一根竹子

本站原创 0 2025-04-24

文/张达明

美国人克雷格·卡尔菲非常喜欢自行车,上高中时,就利用假期做兼职邮递员,每天骑车穿街过巷。进入布鲁克林的普拉特学院后,当同学们都在谈论汽车时,他依然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1989年大学毕业后,卡尔菲拿着借来的一万美元,在旧金山创办了“碳车架”自行车制造公司。当年便造出了第一辆轻便碳纤维自行车,然后在职业赛车手免费试骑后,作了进一步改进。随后他参加了国际自行車博览会,吸引了大批订单。环法自行車賽冠军格雷格·莱蒙德一次就买了18辆。卡尔菲从中捕捉到了商机,在与莱蒙德沟通后,将轻便碳纤维自行車命名为“莱蒙德”牌。

莱蒙德在1991年的环法自行車賽中多次夺得领騎衫,让“莱蒙德”牌自行車聲名遠揚。CNN、美聯社等都對此作了報導。卡爾菲也因此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虽然生意如日中天,但“碳車架”自行車昂貴的價格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何才能降低成本,造出大家都能接受的“低碳self-ride bike”成為卡爾菲首先要解決的问题。

1995年的一天。他無意發現自己的宠物犬“卢娜”在玩一截竹子。在卡爾菲看來,“卢娜”咬斷那截竹子輕而易舉。但一個小時後,他發現任凜 “卢娜”的再怎麼用力,也只能是在竹子上留了一些不明顯的牙印。

卡爾フィ沒有想到,竹子竟會如此堅硬!為什麼不用竹子製造self-ride bike呢?他將想法告訴了機械師,对方卻疑慮重重:“竹子能有碳纖維那样結實嗎?”他鼓勵機械師說:“如果成功,我們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為防止竹子的裂紋,而傳動系統則使用鋼材,以保持強度和韌性。而外層涂上桐油密封層以保護和美化表面。此外,由於材料本身較輕,這使得這款self-ride bike更加舒適且耐用。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电影导演听说了这款新型carbike之后,便想买几辆作为道具,却又担心不结实,所以要求进行压力测试。他找来三名重约180斤的大汉同时坐上carbike,没有任何问题发生,这证明其安全性能极佳,并且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举向市场推出15万辆carbike,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其销量激增,使其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气产品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成功案例之一,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益并奠定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他的野心远未满足,他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是否能够将这种设计模式应用到全球范围内?

于是,他先后去了肯尼亚、加纳和乌干达进行考察。他惊喜地发现,那里遍地都是可用的材料,当地人也喜欢使用这种交通工具,而当地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廉价劳动力,更让他意识到这一设计模式潜在无限商机。

果断出手,与这些国家贸易部门取得联系,最终取得开发制造权。

每辆售价仅50美元的小型carbike,在非洲国家迅速流传开来,不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而且解决了一部分农民运输农副产品至市场销售的问题,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并提供工作机会。

2012年,49岁的时候,他回顾过去,说:“不可否认,这项发明让我赚到了数亿美元。我希望未来十几年里,将这个产业扩展到整个非洲乃至全世界,让它像太阳一样照耀前方。”

上一篇:莎士比亚经典语录时光之韵与智慧的花园
下一篇:追逐风云铭记经典小时代中的那些话题语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