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深处的宁静与城市喧嚣之间的对话
0 2025-04-07
文/朵娘
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辞职及如何辞职的问题。好朋友的建议是,先找到下家,然后再辞职。大环境不好,朋友给出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真心为我着想,也是最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一条路。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本职工作非常忙,其次要用无数的谎言请假去面试,面对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但我又是个,如果不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就容易迷茫容易困惑容易心神不宁,更没有办法往前走的人。每次到这种选择性的十字路口,我就很想有架时光机,让时光机带我到未来看看。一切可行不可行?哪种选择最优?可这世上哪有什么时光机!
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未知,世事经不起假设,世上更没有早知道这回事。我们能做的,就像王小波在《青铜时代》说的:“永不妥协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
所以,还不是静下心来剖析剖析的好!以下几个维度:
1.一次辞职≠ 一定终身
我发现我每次在选择本身这件事上耗时太多,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原因是我不敢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说怕一次选择不当毁终身。而实际上,那就是岁月长河里大大小小的选择中最普通的一次而已。不一定非得一份工作伴随你一生的,而是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感性而为,不必过分犹豫。
2.人品≠ 职品
虽然说试错法是最愚蠢的大,但生就是一个典型靠试错法成功的事例。在互联网转型企业中,用小步快跑试错法并不罕见,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小伙伴们跳槽并无必要道德指责。
3.成功职业路≠成就便辞
关于职场生涯。我很多次想,如果当年我没辞職一直待第一家公司会怎样。不过,有些事情远比想象中的简单。在与曾同事相遇后,她仍旧待那家公司五年半,但收入并未显著提高。她沉湎于那份工作,没有善于沟通交际,也没有改变生活圈子,而老板似乎也牢牢把持她。
4.找好下家≠ 不道德
以前,我认为利用时间或请假找好下家再辞職是不忠诚。但现在看来,对企业来说,如果员工决定离开且犹豫,他们应该允许员工抽空外界世界,这对企业也有益至少不会阻碍彼此发展。如果留则止损,不留亦然,无需深究。此外,对个人避免裸辞也是一大优势,只需慎重考虑自己的决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