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圣的养生智慧孙思邈的健康哲学
0 2025-03-15
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辞职及如何辞职的问题。好朋友的建议是,先找到下家,然后再辞职。大环境不好,朋友给出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真心为我着想,也是最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一条路。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本职工作非常忙,其次要用无数的谎言请假去面试,面对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但我又是个,如果不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就容易迷茫容易困惑容易心神不宁,更没有办法往前走的人。每次到这种选择性的十字路口,我就很想有架时光机,让时光机带我到未来看看。一切可行不可行?哪种选择最优?可这世上哪有什么时光机!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未知,世事经不起假设,世上更没有早知道这回事。
我们能做的,就像王小波在《青铜时代》说的:“永不妥协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所以,还不是静下心来剖析剖析的好!以下几个维度:
一次辞职≠ 一定终身
我发现我每次在选择本身这件事上耗时太多,不敢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而实际上,那就是岁月长河里大大小小的选择中最普通的一次而已。而不是什么一定终身的事。当然,这不是说,可以随随便便地决定,而是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适当感性而为。
人品≠ 职品
虽然说试错法是最愚蠢的事情,但是生命就是一个典型靠试错法成功的事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即使企业也会采用小步快跑、不断试错和学习,以求适应变化并取得成功。而对于个人来说,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也是一种合理且必要的情境,无需自责或羞耻于频繁变换工作岗位。
成功职业路≠成不辞职
关于职业生涯,我很多次想,如果当年我不辞职一直在第一家公司做,将会取得怎样的成绩。但有些人似乎一份工作做了七八年之久,却并未因此获得显著提升或改善生活质量。我认为,没有必要将自己活成别人的样板,而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即使那意味着改变现状或冒险一次。
找好下家≠ 不道德
过去,我认为利用工作时间或者找各种理由请假找好下家的行为是不道德和背叛同事友情。但现在看来,对于那些即将离开员工来说,有时候让他们抽时间去外界世界看看,其实是一种考虑彼此利益双方的情况下的明智决策。此举既能够帮助员工比较清楚自己的未来,又能够让企业通过观察其表现了解是否值得挽留,或许还能促进两者的沟通理解,从而避免无谓冲突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