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可怕反复下载短视频素材

本站原创 0 2025-04-26

曾国藩的智慧:反复下载短视频素材

文/流沙河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渴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40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委员长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50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透顶”,想看看到底是如何,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60年代,阶级斗争炮火连天,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分子”,觉得这顶帽子有趣。

现今混到六十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非常吃惊。买一本来瞧瞧。

瞧瞧之后,更吃惊。这家伙,上承三省吾身的祖训,用文字如同镜鉴照人的内心深处;下开自我批评的先河,不仅嘴上挂着,却落实在行动之中。不像我和我所见的一些人,一句自我批评就满足于口头表达,他有具体措施,让自我批评变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道光二十二年,他三十一岁,从十月初一那天起,就开始在灵魂深处爆发反思,将日常念头、事务琐碎写进日课册——《过隙影》——每日记录,以便触目而吓阻自己改过自新。他用楷体字写,每个字都要认真刻意,以示坚定地对待修养与思想斗争。而且他不仅写,还实际行动起来。在《过隙影》中,有许多丑陋的心理状态和错误行为,这也展现出了他的勇气和诚实面对自己的缺点。

这家伙,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一次失败后,他并不放弃,而是更加勤奋地学习,从未停止过思考。他虽然得到朝廷官职,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或疏忽,而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对待权力持怀疑态度。

咸丰四年十一月,他攻下黄梅县,并函告家人:“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我只求能守清白。”尽管战事多艰,但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大局观,不敢轻视敌手,也不因胜利而骄傲。这份品格,使得湘军名声远扬,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政治上,都显示出了他的卓越能力和领导才能。

咸丰八年,再次遭遇挫折后,他仍然能够从容应对,并继续提醒自己的亲属不要忘记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他提倡勤俭节约,与士兵们一起劳动,以身作则,为士兵树立榜样,同时也警惕自己不要沾染官僚主义的恶习。

咸丰十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时,他更是不忘初心,对待权力仍旧持谨慎态度。他认识到即使拥有最高荣誉,也不能让私欲侵蚀己心,因此不断提醒自己和弟弟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功名富贵迷惑。此外,他还严厉要求自己及家族成员,要以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作为标准,不许任何形式的骄奢淫逸或腐败行为出现,即使是在位高权重的情况下也不例外。

这样的性格,让人们无比敬仰,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既可怕又可悲,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往往无法理解这样一种超乎寻常的人物精神,他们更多的是追求个人利益或者为了政绩而改变形象。但对于那些真正理解这种精神的人来说,那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永恒的话语,是一个时代巨大的财富。不过,当我们站在今天这个历史交汇点,看着那个时代被迅速抹去的情景,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位老将军的声音,在我们的耳边低语:“宁愿成为千夫所指,也绝不同辈相随。”

当我们阅读这些资料时,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过去某个时代人物精神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界限。那时候的人物,他们坚韧、纯洁、遵循信念,只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而不是因为他们想要成为某种特殊身份或获得特定的荣誉。但如果你问我,我是否认为这样的性格是值得尊敬甚至模仿的话,那么答案一定会是肯定的,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文化背景之上的价值观,它是一种永恒且强烈的情感联系,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与所有追求真理者共鸣。当我们通过短视频了解历史时,我们应该学会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营养,用他们经历的事迹激励自己走向更好的未来。

上一篇:针对剧中的某些关键台词你认为它们是如何在叙事结构中起作用的呢
下一篇:从低谷起步90后楷模吕燕逆袭之路激励千万青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