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徽记食品董事长吕金刚用坚韧换来信誉的山水情缘

本站原创 0 2025-04-25

在一个清晨,吕金刚如往常一样提前开始了新的一天。他是个有着特殊命名的人,从不满足于平凡,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办公室,也是最后离开。他的工作狂态度成为了他乐趣所在,只要没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就会感到难受。

十几年的时间里,一段传奇就此展开。在1990年,一个仅带着70元的穷小子变成了身家亿万的富豪。这一切起始于吕金刚作为华徽国际股份、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和成都华隆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头衔已经足以令人羡慕,但当时他还是宜宾南溪的一个17岁少年。

经过五年的奋斗,尽管他的工作岗位并不理想,但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坚持下来,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量食品企业和零售企业宝贵资源以及丰富营销经验。利用这笔“第一桶金”,吕金刚东拼西凑资金,在1996年成立了成都华隆食品公司,开始走向食品代理之路。

创业初期,只有可怜的小团队,但业务发展很长时间无起色。然而,在2000年,华隆食品成功代理国内外几十个知名品牌,并在川内构建了商超、社区便利店流通100%覆盖率销售网络,使其雄霸一方。

在市场开发和销售方面,吕金刚非常勇猛,是商战中忘我奋战的斗士。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位年轻老总骨子里饱含的是睿智与胆识。在2001年,他代理了一款安徽瓜子品牌后,便发现一种瓜子的生产工艺并非通过炒制,而是采用中草药辅料进行泡、蒸、煮、晒等生产工艺制作而成。这次见解让他产生了一种想法:何不把这种工艺搬到成都自己也生产出一款“煮”瓜子呢?

这一念头并未赢得周围人的支持,但2001年8月,吕金刚还是注资500万元成立了徽记食品有限公司,并高薪聘请原班人马为自己精心取名打造的“徽记”瓜子做生产指导。不久,“徽记”瓜子的畅销使其迅速红火起来。此后,“徽记”豆腐干系列等产品也逐步崛起。

然而,在两大招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严重资金短缺的问题。在2002-2003期间,不断奔波于各银行之间寻求解决办法时,吕金剛决定用自己的信誉去博取帮助。他亮出了个人前途,用包括房产等财产作风险担保,并签下终身偿还承诺,这是一次将个人前途全盘托出的决策。最终,这样的举措赢得银行信任,最终获得必要资金,“华隆”与“徽记”的资产再次突破亿级别。“这是‘徽记’8年来,我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次,可承担压力本身就是管理者必须经历过程,我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那怕早就倒下。”

上一篇:数据驱动的9句经典励志名言精选
下一篇:袁隆平的励志故事-从贫农到育种英雄袁隆平的不懈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