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心灵的镜子张爱玲的哲理与感悟
0 2025-04-21
人到一定岁数,踏入一定的生活进程,就会觉得时间匆匆,不经意间,几年就过去了。有很多人,在流逝岁月中,在不断延伸的时空距离里,渐行渐远。愈加让人觉得,友人难得,经得起时光洗涤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有人可能认为未必,会说“我性格好,与周围人都能交朋友”,会说“五湖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朋友”。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这么说,无非是想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而已。在他潜意识中,已经将“熟人”等同于朋友,而这,正是缺少真正朋友的一种表现。
真正的朋友之间,是纯粹的,要好的,没有猜忌和试探,说话做事,都不会有太多的拘谨和顾虑。如果一个人,并且与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要好,那往往掺杂着虚高的成分,是没有底气的。鲁迅先生曾送给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世上当以同怀视之。”可见,只需一个知己,即可满足;但找一个真心实意、了解你深层次的人,却不容易。
我越来越觉得,当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对面临的人群更加广泛,对交往更加频繁,却反而增添了孤独感。当人们聚餐聊天时,有些话题并无深度,只是为了保持社交礼仪。而真正的话语交流,如同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之间的情谊那样珍贵。
友情小聚,更像是对彼此认同的一种仪式感。这需要诚意去体现,就像白居易对待他的朋友一样,用新酿酒暖住对方的心灵,让寒冷日子也变得温馨起来。这份仪式感似乎能够减缓时间流逝,让日子过得更为精致、悠长。
当然,一旦找到这样的真挚友情,便不再需要刻意维护或表演。不用因为面子问题或社交地位而绷紧神经。在饭桌上,他们并不追求豪华场所也不追求奢侈菜肴,只要食物美味即可;在喝酒时,也不用劝酒也不用三缄其口,可以随心随意享受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原本计划加班,但我的一个老同学主动提议改期,我们约定第二天晚上相聚。我错过了那次约定,但没想到,他竟然知道了我的生日,还特地组织了一场惊喜派对。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感动,因为他们懂我,而我也明白,每一次相聚都是宝贵的时候。”
李丹崖先生曾言:“少年可以浪荡,小青年可以潦草,但到了中年,对待朋友就别敷衍了事。”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次深入交流,因为生命如驹过隙,它们将最终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但愿我们的友情能够永恒地存在,让我们在忙碌与压力中找到片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