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励志故事蓄谋已久的辞职水到渠成的跳槽反复演绎成功之路
0 2025-04-24
曾国藩:从愤青到励志帝,逆袭的传奇故事
在1872年3月12日的一天,曾国藩在李鸿章为他精心挑选的两江总督府里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他的影响力却持续了140年,让不同的人群产生共鸣。与其他成就一番功业的伟人相比,曾国藩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或天赋卓绝。他走向位极人臣之路,这段经历常被视作成功教科书。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曾国藩,无论是作为内圣外王的中兴名臣还是老奸巨猾、扼杀进步人物,他身上被赋予了多重互相矛盾的标签。从一个才学平庸、充满激情的“愤青”到位高权重、匡扶清室的大将,“励志帝”的称号对他来说并不算过分。
他的励志之路起始于仕途初期时所展现出的“学做圣人的态度”,开始批评当时社会弊端。在日记和书信中,不止一次流露出对官职无聊,对弟弟们赶紧成才养家全家的渴望,以及辞官奉养双亲的心愿。当咸丰皇帝去世后,下诏“求言”,曾国藩上奏意见,被朝中官员看笑话,但咸丰皇帝对此感兴趣,并请他详细解释。这次事件让曾国藩得罪了一些京中的权贵,使他几乎成了北京每个角落都有人避开的人物。
直到回到家乡守孝两年后,这位不服输的情绪爆发者才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当再次出现在长沙时,他已经彻底改变,与朋友们见面时,他们发现这不再是他们熟悉的人。他以谦恭的手笔写信请求同僚指点,这让胡林翼和郭嵩焘感到担忧,因为他们认为他失去了刚强。
1864年7月21日,当接收到了攻克南京消息后的喜悦之余,还伴随着更多未知和恐惧,因为这种不安来自对复杂官场黑幕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一刻之后,一场13年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而6天后慈禧太后嘉奖其功绩,加封为毅勇侯,是他生命中的巅峰。
1972年3月12日,在处理最后公务——派遣中国学生留学前夕,曾国藩突感脚麻,最终安然离世。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内心纠结,也许正是这些矛盾使得他的生活如此复杂而又迷雾缭绕。一生中的辉煌与低谷交织,就如同当下的每个人一样,都无法完全掌控命运。
更关于励志人物,请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www.li96.com/lizhirenwu/